新冠病毒可写入感染者基因,成为永不灭亡的病毒? COVID-19自爆发以来,不断有研究发现,在初次感染康复后几周到几个月后,核酸检测依然有“反阳”的情况发生,而在排除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及无法分离到病毒颗粒的“再感染”情况下,许多案例中表现的这种核酸检··· 服务生 2021-01-06 生物 968 0 阅读全文
新冠病毒研究迎来重大进展!最新发现新冠疫苗或不引发ADE效应 新冠病毒研究迎来重大进展!最新发现新冠疫苗或不引发ADE效应 有关新冠疫苗可能会引发ADE效应的问题,一直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。最新科学研究发现,即便直接把在体外有很强ADE作用的抗体打进小鼠和猴子体内··· 服务生 2021-01-06 生物 68 0 阅读全文
Nature子刊解读!胆固醇的回收再利用或能帮助支持髓鞘的修复! 众所周知,在诸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,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是有害的,类似的问题同样也发生在诸如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性疾病中,在这种疾病中,富含胆固醇的髓鞘在再生过程中会发生缺陷,吞噬细胞··· 服务生 2021-01-06 生物 52 0 阅读全文
以毒攻毒!蜜蜂毒素可100%杀死癌细胞,且对正常细胞影响极小 撰文:nagashi “以毒攻毒”的说法由来已久,例如昨日公布的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,获奖者张亭栋正是利用砒霜成功治愈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。 某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在特定情况下会发挥显著的治疗··· 海边的小小人 2020-09-08 生物 6973 0 阅读全文
细胞如何感知自己的大小? 1 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。细胞总是能通过分裂而不断产生大小合适的细胞。何为“大小合适”?以典型的人类红细胞为例,它们总是直径只有几微米的扁平小圆盘;以骨骼肌细胞为例,它们是拥有细长形态的结··· 海边的小小人 2020-04-07 生物 660 0 阅读全文
Nature:新发现的细胞防御系统,竟是由外泌体充当“诱饵” 来源:生物探索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科学家在人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“诱饵”机制,可以保护它们免受细菌等外来入侵者释放的潜在危险毒素的伤害。暴露于细菌的细胞会释放出微小的、蛋白包裹的囊泡,称为外泌··· 海边的小小人 2020-03-29 生物 645 0 阅读全文
Nature:新发现的细胞防御系统,竟是由外泌体充当“诱饵” 来源:生物探索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科学家在人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“诱饵”机制,可以保护它们免受细菌等外来入侵者释放的潜在危险毒素的伤害。暴露于细菌的细胞会释放出微小的、蛋白包裹的囊泡,称为外泌··· 海边的小小人 2020-03-08 生物 707 0 阅读全文
颞肌厚度是进展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 第28期 原文链接:https://academic.oup.com/neuro-oncology/article/21/12/1587/5542781 神外前沿-协和神经肿瘤周刊讯··· 海边的小小人 2020-03-05 生物 543 0 阅读全文
新发现:为什么源自蝙蝠的病毒如此致命? 近年来,无论是SARS还是MERS,是埃博拉病毒还是马尔堡病毒,亦或是正在肆虐的新冠病毒2019-nCoV,都非常“巧”地源自于蝙蝠。但是,这并不是随机的巧合事件。 在《蝙蝠十问》一文中,我们介绍了十··· 海边的小小人 2020-03-02 生物 520 0 阅读全文
科学家发现首个不呼吸氧气的动物 1 在我们看来,有一些“真理”是永远不会改变的,比如熵永远不会减小,没有任何东西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,以及所有多细胞生物需要氧气才能生存…… 然而,最近的一项新的研究结果,让我们或许要对最后一个例子进行··· 海边的小小人 2020-03-02 生物 518 0 阅读全文